一、產品概述
ANP-T3是紡織用三效合一后整理高分子功能材料,屬聚胍衍生物;專為合成纖維(滌綸、腈綸、錦綸、丙綸、氨綸等)抗菌整理而開發。經過ANP-T3處理的紡織品具有持久、高效抗菌、防霉、驅螨效果。
二、質量指標
外觀:無色至淺黃色液體
味道:無味
刺激性:無刺激
固含量:19.0-21.0%
密度(25℃):1.035~1.046 g/cm3
沸點:102-103℃
pH:5.0-6.0
三、產品特性
1、高效:只需少量添加量即可表現優異的抗菌、防霉、驅螨性能。
2、安全:無毒副作用,對皮膚、粘膜、眼睛無刺激,對皮膚無過敏;在歐美,這類材料已廣泛應用于紡織、家庭、養殖、游泳池&SPA、個人護理等抗菌、消毒。
3、穩定:對光、熱穩定,pH值適用范圍在1-11之間均穩定和有效。
4、耐久:主要通過化學共價鍵,輔之靜電效應同纖維牢固結合,從而提供優異耐水洗牢度;其時效與織物同壽命。
5、溶解性:溶解于水中,溶解性良好,便于應用。
6、相容性:能與一般的紡織化學品(如樹脂、粘合劑、防靜電劑、柔軟劑等)一起使用,添加不影響紡織品自身性能(如不產生色變,不影響親水性,不影響手感),但建議在使用前進行預試驗,以確認其相容性。
7、環境友好:無色至微黃液體,無味、不揮發,能夠被織物完全吸收;不含重金屬、鹵素。
8、操作方便:不改變工藝,不需要增加額外工序;可以采用浸軋、浸漬、噴淋方法處理。
9、抗菌性能:ANP-T3抗菌性能優秀,可以低濃度來達到抑制革蘭氏陰性、陽性細菌的效果。
有關測試表明,ANP-T3對下列菌種有明顯的抑菌效果:
革蘭氏陽性菌類:金黃色葡萄菌、溶血性鏈球菌等;
革蘭氏陰生菌類: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、腸炎沙門氏桿菌、肺炎桿菌等;
人體流汗分泌物:生腐葡萄球菌、枯草桿菌;
皮膚之微生物類;白色表皮葡萄球菌、真菌類;
小芽胞癬菌類:白色念珠菌、芽胞發癬菌等。
10、三效合一:ANP-T3同時具有抗菌、防霉、驅螨三大效果
【細菌】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MRSA、肺炎桿菌、綠膿桿菌、芽孢桿菌、衣原菌等;
【霉菌】假絲酵母(白色念珠菌)、紅酵母、啤酒酵母、黑曲霉等;
【螨蟲】屋塵螨、粉皮螨、毛長皮螨、番瓜螨等。
四、用途
ANP-T3是一種持久高效的抗菌、防霉、驅螨三效合一后整理高分子功能材料,主要應用于棉、粘膠纖維、LYOCELL等纖維素纖維、羊毛及真絲織物以及纖維素纖維與滌綸、錦綸、萊卡(氨綸)等混紡織物的耐久抗菌整理。
五、使用方法
ANP-T3配成工作液以后,可采用以下工藝應用到織物上:
A)浸軋法:對平幅加工織物,可用浸軋法應用 ANP-T3;用量10-40g/l;軋液率80%~100%;烘干→焙烘:110~120℃ x 30Min;
B)浸漬法:ANP-T3對纖維素纖維有極強親和性,可吸附到纖維上,用量1.0-2.5%o.w.f;pH值6.8~7.0;浴比1:10~15;浴液溫度40-60℃,浸漬20~30 分鐘;烘干→焙烘:110~120℃ x 30Min
六、注意事項
1、ANP-T3不能同陰離子同浴使用;
2、為獲得最佳的處理效果,建議對所處理的面料進行兩次定型,本整理放在第二次定型進行,一般溫度在130℃~150℃,不得超過150℃;
3、采用浸軋工藝時,應避免與特殊的、對酸性敏感的熒光增白劑同浴使用。在白色的漂白棉不上處理時,在使用前,應確認已將所有殘余的漂白劑全部清除掉;4、對混紡織物進行抗菌處理時,應確保混紡織物中最少應含有35%以上的棉或人造纖維。
七、備注
建議采用以下檢測標準對添加ANP-T3的纖維制品進行抗菌檢測:
1、GB/T 20944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(中國國家標準)
2、ISO 20743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(國際標準)
3、JIS L 1902紡織品的抗菌性能試驗方法(日本工業標準)
4、AATCC 100抗菌整理織物的評價(美國標準)
5、AATCC 147紡織品的抗菌性(美國標準)
八、包裝與貯存
25kg/PE桶、200kg/PE桶、1000kg/IBC桶;避免冷凍環境,避光、陰涼、干燥處,室溫密閉保存;保質期24個月。